关于全市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铁岭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铁委发[2018]19号)精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9月18日,刘春久代理主任带领财经委和预算工委的同志,对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的综合情况汇报,与市国资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情况
1.企业(不含金融)国有资产
截至2020年底,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5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1%,负债总额293.2亿元,所有者权益262.3亿元。
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3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负债总额219.8亿元,所有者权益 149.5亿元;县(市、区)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18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负债总额73.3亿元,所有者权益 112.8亿元。
2.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截至2020年底,全市金融企业资产总额557.22亿元,较年初增加105.26亿元,增幅23.29%;负债总额521.96亿元,较年初增加105.76亿元,增幅25.41%;所有者权益总额35.26亿元,较年初减少0.5亿元,增幅-1.4%。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截至2020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11.3亿元,负债总额150.9亿元,净资产60.4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72亿元,事业单位资产139.3亿元。
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8.1亿元,负债总额40.8亿元,净资产17.3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25.9亿元,事业单位资产32.2亿元。
县(市、区)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53.2亿元,负债总额110.1亿元,净资产43.1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46.1亿元,事业单位资产107.1亿元。
4.自然资源国有资产
全市土地总面积129.84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18.25万公顷;建设用地8.38万公顷;未利用地3.21万公顷。耕地66.26万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0.3万公顷。全市拥有各类矿产资源38种,煤炭保有储量23.1亿吨,2020年原煤产量1032万吨。全市煤层气资源储量67亿立方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5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91%,林木蓄积量3232万立方米。国有林场16个,国有林场林地6.2万公顷。天然草原1500公顷。现有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全市湿地总面积2.9万公顷。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意见》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要求,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国有资产管理保值增值导向,国有资产管理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先后出台的各种制度为全市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各部门在抓紧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了基础管理工作的探索。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明晰“三者”权责定位,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等。
三是加快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辽宁省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国资委企业财务快报软件、年度企业报表处理软件,在产权管理、月度年度财务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和规范。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通过建立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企业内审工作机制和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日常监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三)国有资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一是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市政府按照“四个一批”(即:“发展壮大一批、合资合作一批、出售转让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工作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打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9家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在经济建设、民生保障、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国企担当。
二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五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行业领域集中,形成通过调整资本投资方向实现或完成调整经济结构的整体思路,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不断优化。
(四)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组建后,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出台了《铁岭市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铁市财发[2019]134号),明确了编报经营预算及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企业范围,对预算时限、收缴比例、申报核定及收益上缴流程做出了详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属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市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39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6398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虽然市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本次综合调研发现当前我市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国企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市场化经营机制还不完善。二是国有资本收益没有真正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偏小。三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四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统计不够完整,基层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等。
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序推进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形成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匹配的国有经济布局和发展态势,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路径,逐步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正确处理好保值增值、提质增效与强化公共服务、防范化解风险的关系,逐步完善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功能定位的差异化薪酬、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束机制。要着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督促企业严控成本费用。要进一步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完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国有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地方国有金融机构要把握好发展方向,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理念,加强并改进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撑与服务。强化国有金融资本内外部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制约有力的监督体系。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起出资人管理与行业监管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金融国有资产监管联动。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地方国有金融企业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动态排查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隐患,推动金融机构细化完善内控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三)强化内控约束,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日常监管体系,加强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管理,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对其管辖的基建项目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强化内部控制和约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确保资产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强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础管理,推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
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改革有序推进、落地生效。要加大自然资源调查力度,摸清我市自然资源的数量、分布、权属和开发利用状况。研究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体系,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实物量统计,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化核算。完善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衔接机制,优化土地等闲置资产的盘活处置,提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2021年10月25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